好心情说说吧,你身边的情绪管理专家!
好心情说说专题汇总 心情不好怎么办
大班数学课件
制作精良的教案和课件是教师能够成功上好课的前提条件。因此,在准备教案和课件的过程中,不能草率应付,要认真细致地进行规划和设计。教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指导,它包括了教学目标、教学内容、教学方法、教学步骤等方面的具体安排。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要求,精心设计教案,确保教学内容能够顺利传达给学生。同时,课件作为辅助教学工具,能够有效地呈现课程内容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提高教学效果。因此,教师在准备课件时,也应注重细节,力求让课件内容生动、简洁明了。只有充分准备教案和课件,才能确保教学顺利进行,学生成绩提高。
大班数学课件(篇1)活动目标
1.能清楚地口述10以内数量的排列顺序,知道它们是顺数(一个比一个多1),还是倒数(一个比一个少1)
2.对生活中运用顺、倒数的事例感兴趣。
活动准备
教具:一段交通红、绿灯和电梯上、下的数字显示录相;按顺、倒数排列的长条数,点卡各1张。
活动过程
一、小组操作活动,以轮组方式进行。
1.第一组:看大小标记排数卡或点卡。
2.第二组:按标记接着印。
3.第三组:操作自制顺序卡片,上、下电梯、排数卡。
二、学习顺、倒数。
1.讨论小组活动情况。
2.提问:刚才你玩的是什么,你是怎么做的.,怎么知道是这样做的,数字和点子是怎么排的?
出现依序排列的1至10和10至1的长条数、点卡,
帮助幼儿了解从小(或少)数到大(或多)就叫做顺数;
从大(或多)数到小(或少)就叫倒数;
顺数时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大(或多1),倒数时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小(或少1)。
三、师生共同玩顺、倒数的游戏。
1.教师或一位幼儿指一个数,请其余幼儿从这个数开始顺数或倒数。
2.了解顺、倒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。
教师提问引起幼儿对顺、倒数运用的关注:
我们平时还在哪儿见过或用过顺、倒数的呢?
3.用倒记时方式,开展“比比谁的反应快“的游戏活动。
4.看课件,判断其中数的运用是顺数还是倒数。
大班数学课件(篇2)设计意图
每个孩子都有过许多如帮妈妈分东西的分类经验,我通过模拟生活中的事情,既能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又能丰富生活经验。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,贴近幼儿的生活,选择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,有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。此活动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幼儿的生活。数学《瓜果超市》要求学习7以内数的组成,学习用数字记录操作结果。如:7可以分成1和6;2和
查看更多>>大家好,我们今天为您推荐一篇关于“大班数学课件”的网络文章,请阅读,或许对你有所帮助。老师们需要为每节课准备教案和课件,每个老师都要将教案和课件设计得更加完善。教案和课件是备课的核心,必须认真写好重点和难点。
大班数学课件(篇1)设计思路:
一、活动素材分析
本次活动主要借助物品不同的摆放特点,有的散开着排列、有的向不同方向有序排列、有的重叠排列、有的部分遮挡排列,还有的将商品藏在了盒子里,通过数一数这些与孩子生活经验息息相关的物品,锻炼孩子的数数能力。
二、幼儿经验:
根据这一问题,我设计了一份层次性的区角材料,投入使用后,观察了幼儿游戏情况。我发现,幼儿数数时的方法、速度、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异同。在观察了幼儿的经验水平之后,我开展本次探索活动,想帮助孩子了解数正确的方法,从而积累更多的经验。
三、环节分析
环节一,接数引题,直奔主题,引起孩子们对数数的兴趣。
环节二,运用图片,让幼儿直观的观察进行记录,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。
环节三,迁移生活之中,帮助幼儿在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和方法,运用到现实生活中,再次抓住生活中的教育契机。
内容和要求:
仔细观察材料,尝试借助材料发现可以数正确的方法,体验数数游戏的乐趣。
活动重点:仔细观察材料,尝试借助材料发现可以数正确的方法。
活动难点:体验数数游戏的乐趣。
活动准备:记录纸、笔、ppt
活动过程:
一、数数导入(了解孩子原有的数数经验)
提问:你最多能数到几?那我来说一个数字,请你们接着往下数三(四)个数。
(提醒幼儿按要求数数,不多也不少。)
二、游戏“趣味数数”(发现正确的数数方法)
1、看图数数,讨论结果
(1)帮助幼儿明确要求
提问:数一数房子有几幢?树有几棵?兔子有几只?花儿有几朵?
(2)幼儿数数并记录
(3)讨论结果
房子有几幢?树有几棵?‚你数到的兔子有几只?
小结:原来,要数对兔子是有方法的,要从上到下,从左到右,从前到后的数,观察要仔细。
ƒ看看花有几朵?
小结:要把东西数正确,除了要按照顺序数以外,还要听清楚要求。
2、看记录单,领会要求
(1)出示记录单,帮助幼儿明确要求
教师:条是什么意思?数一数带鱼有几条?蛋有几只?数数饼干有几种?
(2)幼儿数数并做记录
(3)统计并讨论结果
带鱼是几条?你刚刚数带鱼什么地方?
小结:要把一堆东西数清楚,要数特征非常明显
大班数学课件(篇2)活动
查看更多>>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写好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,现在着手准备教案课件也不迟。只要写好教案课件,才能更加清楚教学的重点难点。本文将从几个角度来深入阐述“中班数学课件”的重要性,分享给你的朋友会让他们感到很开心的!
中班数学课件 篇1中班数学教案:按规律排序
设计意图:
小朋友喜欢帮花片积木排队。因此,我就根据我们班近期发现的问题设计了这次活动。想通过这次活动使幼儿对有规律的排序有一个正确的认知,让孩子能根据图形的排列进行排序。活动目标:
1、能根据图形的排列规律进行排序。
2、培养幼儿初步的观察与比较能力,提高幼儿的判断推理能力。
3、感受不同颜色,不同图形按规律排序的乐趣。
活动准备:
1、ppt2、幼儿操作材料
活动过程:
1、老师:“本周日是母亲节,小朋友要帮我一个忙,学好按规律排序给我们的妈妈们做一份小礼物,好不好?”
2、放映ppt,激起幼儿的兴趣。第一题:颜色排序。
(可以引导幼儿一起来说一下规律)
小结:相同形状、不同颜色的图形有规律的排队的。
3、第二题:大小排序。
小结:由相同颜色、不同形状的图形有规律的排列的,所以很好看。
4、第三题:高矮排序。
引导幼儿根据图形排列规律接着排图形。
5、第四题:启发幼儿依样接着给图形排序。
老师:“老师也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图形,不过老师一个人做的太慢了,还没有全部粘好,小朋友自己去完成,好不好?”
老师出示,请幼儿按照图形规律依样接着有规律的排序。
6、第五题:长短排序。
引导幼儿根据图形排列规律接着排图形。
6、幼儿操作活动:
老师:“小朋友都很棒,学会了按规律排序,现在我们开始帮妈妈做项链了,老师已经帮你们准备好了材料,就等着你们给妈妈做一条漂亮的项链了,幼儿操作活动,教师巡回指导。
7、活动评价。
①老师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,请幼儿说说,他是怎样做的?
②表扬做的好的幼儿。
8、老师:“好,我们一起去送礼物了,我们快点拿上漂亮的项链一起去送妈妈吧!”
教学反思: 这个活动《按规律排序》,目的在于训练幼儿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,整个活动以给妈妈送礼物贯穿主线。分5个环节完成,层次清晰,通过让幼儿自己观察去发现一些简单图形排队是有规律的。通过图形的对比引导幼儿感知图形排队的基本特征。这是对幼儿进行初步判断推理能力的训练。让幼儿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自己去动手实践,在实践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进一步掌握并概括简单图形的
查看更多>>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范文的用途越来越广,写好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,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?小编收集并整理了“数学圆课件”,供大家参考,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。
数学圆课件(篇1)北师大版数学《购物 》的教学设计
教学设计:
一、情境引入
1.说能说说超市的购物小票内容是什么?
2.根据购物小票内容上的这些信息,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?
3.根据学生回答,师板书.
二、探究新知
(一)进行小数加法教学
1.出示购物小票,
2.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
3. 同桌互相交流,说说你是怎样算的。
5.你是怎么算的?根据学生的回答,师板书计算竖式。
6.面对这个计算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吗?
(计算结果要简化,小数末尾的
(二)进行小数减法的'教学
(1)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,一生板演.
(
(3)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计算过程
2.试一试
你能算一算妈妈买的香米比面巾纸贵几元吗?
计算:50—4.65 26.4—4.65
(1) 学生独立计算
(2) 指名说说计算过程,强调小数位数不够用0来补
3. 说说在我们计算的时候该注意些什么?
归纳:小数加减法都要相同数位对齐,就是小数点对齐,从最低位算起,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来计算。
三、巩固拓展
1. 计算下列各题,并且验算
出示:40.49+15.51 9.6―7.52 4―0.94
(1) 学生独立计算
(2) 说说计算过程,强调0的各种处理方法。
(3) 说一说你是如何进行加法验算和减法验算的。
2、应用练习
给你100.5元,进行购物。
四、课堂小结
1.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?
2.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关键是什么?
3.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吗?
五、拓展作业
这个周末你去陪妈妈或爸爸去菜场买菜,并记录、计算一下买东西一共用了多少元?回学校后和你的同桌说一说,好吗?
数学圆课件(篇2)1.出示例3。
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,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,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。小新储蓄了多少元?
(1)指名读题,说也已知条件和问题。
(2)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。
先画一条线段,表示谁储蓄的钱数?为什么?
学生回答后,教师画线段图。
再画一条线段,表示谁储蓄的钱数?画多长?根据什么?学生回答:
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,把小亮的钱数作为单位1,平均分成6份,再画出与这样的5份同样长的线段。
然后
查看更多>>